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金融知识普及月 | 为老年人看紧钱袋子!

金融知识普及月 | 为老年人看紧钱袋子

时间:2025-07-09 11:34:48 来源:朗目疏眉网 作者:休闲 阅读:311次

“找点空闲 找点时间 领着孩子 常回家看看”。金融紧钱不管再怎么忙,知识都要常回家看看,普及陪他/她们吃个晚饭,老年跟他/她们聊聊家长里短,金融紧钱顺道提醒老人诈骗手法日新月异,知识但万变不离其宗,普及需要牢记以下原则:“转账汇款要核实、老年健康保健要理智、金融紧钱天上不会掉馅饼、知识不明对象不轻信”,普及为老年人看紧“钱袋子”。老年

一、金融紧钱电诈常见套路

(一)冒充亲友,知识汇钱救急。普及

老年人独居较多,缺乏子女陪伴,亲友来往不密切,犯罪分子冒充亲友、熟人诈骗,通过非法渠道获个人信息或随机选择,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老年人向犯罪嫌疑人汇款或转账。

(二)推销保健品,延年益寿。

老年人身体健康上都有各种各样的小毛病,容易迷信各类“养生”说法,犯罪分子通过各种嘘寒问暖方式,用“温情攻势”取得老人信任,谎称赠送老人高级健康体检,推荐“独家配方”保健品,夸大其效果,保证可以延年益寿、身体康健,忽悠老人购买或向指定账户汇钱。

(三)先免费领,诱其上当。

犯罪分子选择在小区门口设置摊点,通过发放免费的鸡蛋、面条和其他日用品等,吸引老年人加入微信群、QQ群,当老年人加入后,群里隔三差五发布广告,诱骗老年人上当。

(四)冒充公检法,调查唬人。

犯罪分子冒充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拨打老年人电话,谎称老年人涉嫌洗钱、信用卡透支、医保卡被冒用等,打着帮助老年人洗脱罪名的幌子,要求将其资金转入“安全账户”配合调查,从而实施诈骗。

二、广州农商银行温馨提示

(一)不要轻信不明对象及可疑信息。

老年人不要轻信犯罪分子编造的虚假身份,也不要轻易透露个人信息,及时和子女及亲人沟通,对所有涉及银行卡转账的事件保持警惕。

(二)不要轻信夸大的保健品功效。

老年人如需购买与保健品相关商品,要保存购买的相关单据,以便上当受骗后及时提供给公安机关查证。

(三)不要因贪小利而上当受骗。

老年人不要轻信未知来源的广告信息,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保护好个人信息,特别是银行卡信息。

(四)不要轻信公检法立案调查。

老年人应当通过向其所在单位打电话核实,确认其身份,切勿轻信冒充政府单位的相关人员。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做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 协合新能源11月21日斥资605.15万港元回购931万股
  • 白酒围起“堰塞湖”:3000亿元库存激起“倒挂潮”,酒企“轻”舟驶过万重山?
  • 朱琳、王欣瑜“好友对决”,无论谁赢都是生涯重大突破
  • 德债上演近12年来最疯狂一幕:超级央行周成了欧美股债疯涨的背景板?
  • 哈药集团三精千鹤望奎制药有限公司等2家企业保健食品生产许可被注销
  • 午盘:美股涨跌不一 Meta推动纳指走高
  • 下游光伏需求向好 硅料价格企稳反弹
  • 车主注意!油价或迎年内第二涨 预计加满一箱多花8.5元
推荐内容
  • 小米:2022年9月,全球MIUI月活用户数5.64亿
  • 暴雪系游戏开启退款通道后的24小时
  • Pinterest将削减近150个岗位,加入美国科技公司裁员潮
  • 房企密集发布2022年度业绩预告
  • 腾讯QQ macOS版6.8.8.6517测试版更新:表情面板新增GIF表情Tab
  • 大额减值准备不能“一计提而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