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规模排名有取舍 绩优基金年底限购存玄机!

规模排名有取舍 绩优基金年底限购存玄机

时间:2025-07-09 04:18:14 来源:朗目疏眉网 作者:百科 阅读:580次

临近年底,规模购存频频有基金发布“限购令”,排名控制产品规模。有取优基其中,舍绩既有信澳研究优选等由知名基金经理掌舵的金年产品,也有景顺长城中国回报混合、底限融通先进制造等绩优产品。玄机业内人士分析,规模购存限购控规模或是排名基金产品维持较好业绩的方式之一。也有机构对接下来的有取优基市场行情相对乐观,开放大额申购,舍绩在年底吸引资金,金年为来年行情做准备。底限

多只基金宣布限购

11月29日,玄机多家基金公司发布旗下基金产品限制申购的规模购存公告。富国基金发布公告称,为了保证基金的平稳运作,保护基金持有人的利益,富国清洁能源产业自11月29日起对单个基金账户对本基金各类份额日累计金额超过1000万元(不含1000万元)的申购、转换转入及定期定额投资业务申请进行限制。

11月28日,知名基金经理冯明远管理的信澳研究优选宣布限购。公告显示,为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利益,11月28日起,信澳研究优选暂停大额申购(含转换转入、定期定额投资),即单日每个基金账户累计申购(含转换转入、定期定额投资)该基金的最高金额为500万元。

近期,还有多只权益类基金均发布“限购令”。融通先进制造混合、富安达消费主题混合、东方核心动力混合、景顺长城中国回报灵活配置混合等,均发布了暂停大额申购、定期定额投资、转换转入业务的公告。

另外,浦银安盛盛跃纯债债券、汇添富稳利60天短债、前海联合润盈短债、南方丰元信用增强债券等不少债券型基金近期也纷纷发布“限购令”,暂停大额申购、转换转入及定期定额投资业务。

不过,也有基金在年终之际开门迎客。中欧精选定期开放混合、鑫元鸿利债券、长城聚利债券、富国融甄混合、华夏睿磐泰兴混合等近期公告,开放申购、赎回、转换和定期定额投资业务。

绩优基金限规模保业绩

中国证券报记者观察发现,一些下了“限购令”的基金在今年业绩表现较好。比如景顺长城基金公告,11月22日起,投资人申购(含日常申购和定期定额投资)或转换转入景顺长城中国回报灵活配置混合,单日每个基金账户累计的申请应小于或等于1000万元。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1月28日,该基金今年以来的收益率为10.85%,近六个月来的收益率达14.43%。

融通先进制造混合也在近期限制大额申购,该基金同样在今年取得了较好业绩。该基金成立于今年2月22日,截至11月28日,融通先进制造混合(A份额)成立以来的收益率达13.84%。

一些今年业绩排名靠前的绩优基金限购已久,如缪玮彬管理的金元顺安元启灵活配置。截至11月28日,该基金今年以来收益率达34.70%,暂位今年主动权益类产品收益率排名第四。该基金自8月15日起便开始暂停申购,此前该基金还多次限制大额申购,单日单账户限制申购金额一度仅有50元。

今年主动权益类产品收益率排名仅次于金元顺安元启灵活配置的招商核心竞争力,同样早已限购。截至11月28日,招商核心竞争力(A份额)今年以来收益率为30.83%,该基金从10月19日开始暂停大额申购(含定期定额投资)和转换转入业务。

通过控制申购维持基金规模“保业绩”是业内比较常见的一种做法。某公募基金渠道人士坦言,对基金经理来说,相比管理规模,业绩可能更重要。另一位基金经理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新申购资金一定程度上将摊薄原有基金份额持有人的收益,增加了基金净值提升的难度。”为了让产品有相对更好的排名,不少基金经理会提出限制申购以维持合理的基金管理规模。

中长期机遇大于风险

也有公募基金人士认为,年底应该趁势吸引规模,为跨年行情做好准备,开放大额申购的基金或是出于这种考虑,多家机构也对跨年行情表示乐观。

“2022年底至2023年一季度,大概率会看到宏观经济出现拐点,从而带来市场较大的估值修复机会。”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魏凤春预计。

泰达宏利基金表示,当前市场处于业绩底、估值底和情绪底“三重底”位置,未来进一步调整空间有限。短期来看,政策预期将成为年底行情的主要。

富国基金认为,当前整体市场在底部区域,中长期机遇大于风险。短期节奏上,市场或呈现震荡格局。结构上,行业持续轮动,资金继续“寻补涨”。短期银行、地产板块关注度提升,中期可关注发展和安全两大主线。

魏凤春表示,TMT和医药板块可逢低布局,消费、传媒、地产板块存在阶段性机会,短期还可关注低估值且有基本面支撑的国企投资主题。

泰达宏利基金表示,当前配置重点关注预期不断攀升的“稳增长”和中长期确定性强的“大安全”两大主线。“稳增长”方面,可重点关注房地产及地产链、金融、医药以及新基建板块;在“大安全”方面,可重点关注国防安全、供应链安全、信创、机械等板块。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 “数”说上海未来产业:2030年产值力争达5000亿元左右
  • 日本厚生劳动大臣:民众在室外保持适当社交距离的情况下可不戴口罩
  • 舍得回馈股东推优惠价购酒:每套7500元,记者调查:市场价5800元
  • 大手笔招引名校硕博,县城“抢人”算盘能打响吗?
  • 高盛:2023年美股料延续熊市,看好亚洲股市
  • 大变革!公募基金行业将抑制薪酬过高、增长过快
  • 有人说,马克龙找到了他的“撒切尔”
  • 证监会23条举措助力复工复产,减少两融客户强制平仓,加快抗疫主题基金审核进度
推荐内容
  • 央行、银保监会: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合理确定当地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政策下限
  • 通货膨胀+经济停滞!“英国病”正在加重!
  • 四连板清源股份:在欧洲区域销售的光伏屋顶支架产品占比较小
  • “专柜售假”被判退一赔三,LV否认指控称已申请再审
  • 紧盯巴菲特减持比亚迪,是一叶障目
  • 中国商务部回应加拿大禁止华为中兴进入市场:错误决定发出错误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