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APP越用越“膨胀”造成用户焦虑,众多网友反映微信聊天记录是占存储空间大户!

APP越用越“膨胀”造成用户焦虑,众多网友反映微信聊天记录是占存储空间大户

时间:2025-07-09 05:06:38 来源:朗目疏眉网 作者:时尚 阅读:707次

APP越用越“膨胀”,膨胀你的越用越用户手机存储还好吗?

中新网10月13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吴涛)你的手机存储空间还够用吗?近日,手机存储焦虑话题登上微博热搜,造成众多占存网友纷纷吐槽APP占用空间大,焦虑记录间动不动几个GB就没了。网友微信你的反映手机是这样吗?该如何拯救手机存储?

“128GB手机完全不够用”

“当存储空间就剩10%左右的时候,一些APP就会有提示,聊天程序也会出现闪退,储空不想焦虑都不行。膨胀”近日,越用越用户手机存储焦虑话题登上微博热搜,造成众多占存不少网友都遇到了这种情况。焦虑记录间

“128GB的网友微信手机,没用几个月,反映空间就满了,聊天一边清理空间一边使用,非常痛苦。”有网友表示。

究其原因,除了游戏等APP制作越来越精良外,4K影视、无损音质音乐、高清拍摄等技术的普遍应用,都增加了手机存储空间的压力。

还有分析指出,现在手机存储技术已不存在瓶颈,所以APP应用厂商在开发时几乎不再考虑存储空间的问题。

这种情况下,不少消费者实际已经抛弃了低存储版本的手机。“128GB手机我已经放弃了,现在买手机起步就考虑256GB版本。”这是不少消费者目前的心态。

记者注意到,目前64GB版本手机已遭不少手机厂商抛弃,成为历史,一些旗舰机型基本都是128GB起步,有些厂商甚至已经出了1TB版本的手机。

某网友手机存储使用情况(受访用户供图)

有哪些“吃”存储空间的大户?

结合实际应用,众多网友反映,微信聊天记录是占用手机存储空间大户,甚至达到100GB以上;还有一些游戏,动辄超10GB;照片、音乐、影视作品也是“吃”存储空间的大户。

“我手机中占空间最大的是视频类APP,因为下载了很多影视作品,还全是高清。”“照片、视频占用存储空间较多,尤其是我喜爱拍摄,手机里堆满了照片。”有网友晒手机存储空间使用情况时表示。

另外,现在普普通通一个APP都可能有1GB,而且APP还会“膨胀”,使用时间越长,占用存储空间越大。有些看过的视频或使用过的数据还会自动缓存在手机中,这些无疑都会占用手机存储空间。

工信部最新的数据显示,8月当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DOU)达到15.2GB/户/月,同比增长10.7%。

该如何拯救手机存储?

那么,该如何拯救我们的手机存储空间?

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使用习惯,定期整理照片、视频,导出至PC或其他存储介质上;另外一些社交聊天记录、APP记录数据等可以选择性删除。

不过清理内容或存储空间也要谨慎。“手机清理软件内容,一不小心把重要文件删除了”“清理了聊天记录,再聊天时已分不清来龙去脉,物是人非”,不慎清理数据后,这些尴尬时有发生。

要慎重选择清理工具,一些所谓的内存清理软件,越清理越卡顿。据媒体此前曝光,一些不法APP打着清理内存的幌子,实际是为了让用户点击弹窗广告和引流下载其它APP,越清理下载的APP越多,占用的存储空间越大。

随着技术的进步,现在有些手机已注意到这个用户“痛点”,推出“超空间存储压缩”技术。例如,某国产手机在推出时就介绍称,重复文件只占用一份空间,低频应用无损压缩,最多可节省20GB空间。

另外,用户还可以灵活使用云存储缓解存储压力。现在国产机几乎都有了自己的云服务,可以将本地视频、照片、音乐等全部上传到云端,不过遇到没有网络时,使用可能不是太方便。

当然,除了一个良好的使用习惯外,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在预算允许的情况下,为手机上顶配。(完)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 竟敢掩盖不良贷款!踩雷隆鑫后,重庆农商行因9项违规被罚超千万
  • 美媒称猴痘疫情暴露美国种族不平等现状
  • 元宇宙:一场游戏世界的革命
  • 创维电器撤回IPO申请,家电企业分拆业务上市有多难?
  • 京东:以高管降薪提升员工福利 为德邦员工交五险一金
  • 第三季度中国企业招聘薪酬报告公布:评价薪酬10168元/月,北京、上海、深圳居前三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深度关注:守好群众养老钱
  • 美好月历|金秋九月,越秀地产硕果累累创佳绩
推荐内容
  • 事关就医、参保!北京医保家庭共济政策将实施 备案方可享受
  • 美国中西部干旱严重 密西西比河处于十年来最低水位
  • 10月10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上调6个基点
  • 东吴证券:维持蔚来-SW买入评级 模式创新推动海外渗透
  • 中国银行业协会:截至6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57.7万亿元
  • 95后带火阿胶!被指13年内提价17次,“黄牛”过期也收,40年陈胶一斤上万?